4月18日下午,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举办的“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题座谈会成功召开。此次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宇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共同就工业互联网软件未来发展态势、工业互联网智能微服务、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生态三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宇燕在致辞中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现状,以及我国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方向。杨宇燕副司长表示要做好疫情之下复工复产的软件支撑工作,不断实施工业互联网软件技术攻关,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APP生态体系,深度优化工业互联网APP发展环境,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创新能力,全面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在介绍会议主题时表示,智能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工业智能软件作为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新冠疫情发生后,加速了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范式的变革,推动了工业互联网和智能软件的快速发展。我们应把握难得的窗口机遇期,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及智能软件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传统工业体系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带动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了题为《工业互联网的攻坚目标》的主题演讲。倪院士表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要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攻坚目标,加强工业软件研究,以数字孪生技术/平台作为工业软件的一个载体,促进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深度融合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就《人机物融合计算时代的软件科学》进行主题演讲。梅院士介绍了软件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表示,软件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人机物融合计算的新时代,软件亟需形态观、价值观与生态观。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黄罡的演讲题目为《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泛在系统软件趋势与挑战》。黄罡副院长认为数据资源是系统软件演进的新动能,而现行的数据生产关系阻碍了当前系统软件的演进。他通过数据智能可信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深入介绍了数据生产关系改革的法律途径以及技术途径。
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章做了《工业APP产业发展建议》的主题演讲。他对工业互联网及工业APP发展的困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构建统一的工业软件操作系统、多层次的工业APP共建体系、工业APP工程师人才培育体系等相关建议。
深圳华龙迅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小昂发表了《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微服务推动智能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主题演讲。他从技术、应用以及效益等维度系统介绍了工业互联网赋能技术——智能微服务,并分享了其在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
阿里巴巴集团IoT技术小组组长丁险峰的演讲题目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软件PaaS》。 他表示工业物联网平台是数字化工厂的“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关键任务是实现OT软件的APP化。 他分享了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概况以及智能微服务生态建设。
紫光云引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铭远做了《紫光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服务》的演讲。他分享了紫光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以及行业实践经验,并提出通过技术与知识双重驱动,打造可复用的知识服务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生态。
在三个议题的自由发言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卫锋教授,重庆金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东,北京智宇创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涛,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阎丽娟,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李宾分别从不同角度针对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各自的建议和应对策略。
杨宇燕副司长和徐晓兰院长分别对会议做了总结发言。杨司长表示,我国目前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短板弱项,我们必须要改变这样的现实,促进软件产业的全面发展。她表示,下一步工作需要解决几个重点问题:一是开发出通用的图形化编程工具,这将有利于工程师将工业技术和知识通过软件进行沉淀;二是提高软件产品及服务的盈利性,开展软件价值的评估工作;三是借鉴互联网软件的成功经验,培育体系化创新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软件健康发展。
徐院长表示,本次会议汇聚了对工业互联网软件产业有较深理解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智能软件的创新、应用、生态和使能,对如何发挥软件的灵魂作用,促进工业互联网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出了众多宝贵建议。后续,我们将在信息技术发展司的领导下,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在各个行业中应用,提炼共性技术,打造开发者社区,构建更加集约的生态,探索国家在软件方面突围的创新模式。
本次座谈会有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等媒体代表共计100余人参会。此外,会议通过中国工业报等媒体进行直播,观看次数约1.8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