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霍悦 郭宇
当无人机外卖配送“从天而降”,当“赛博烟花”强势霸屏夜空,当从深圳“打飞的”到珠海仅需20分钟,那些想得到、想不到的科幻场景,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加快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之后,首个全国性低空经济发展蓝图。“低空经济为产业链型经济,赋能千行百业,或将形成万亿级别的市场。”方正证券分析师李鲁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方案》明确了低空经济的发展路线,后续不仅要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也将迎来提速。
向天空要发展 万亿级规模赛道开启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在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副司长孙文生看来,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依据《实施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形成2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第一个万亿元大关。”近期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低空经济在低空飞行活动牵引、低空空域管理与开发利用带动、跨界融合新生态存在三层万亿空间。
“《实施方案》的出台恰逢其时,帮助行业各类参与主体明确职责、明晰未来方向,让各类型参与主体首次了解到国家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思路,为未来行业有序、高效地发展奠定了基础。”李鲁靖告诉记者,未来的场景是由星网、北斗为代表的新型信息体系,结合传统空管手段组建成新型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来进行低空经济管理。电动飞机、传统通航飞机,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将在城市内、城市间、省际三类场景进行运输作业。在城市内以小重量垂直起降多旋翼无人机为主,城市间及省际多用大吨位复合翼为主的运输机。
强技术促升级 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
“通用航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主体,将以应用场景创新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为牵引,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实施方案》列出的五大领域20项任务,在通用航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提升、重点领域应用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生态构建等多个维度明确了发展重点和具体方向。
其中,在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完善通用航空装备产品谱系,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大中型固定翼飞机、高原型直升机以及无人机等适航取证并投入运营,实现全域应急救援能力覆盖。支持智慧空中出行(SAM)装备发展,推进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费通用航空装备适航取证。鼓励飞行汽车技术研发、产品验证及商业化应用场景探索。
在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方面,将扩大航空应急救援、深化航空物流配送、加速城市空中交通、拓展新型通用航空消费等示范应用,促进传统通用航空业务规模化运行。“与交通、物流、应急、农业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低空经济产业能带来更多便捷的服务和新的消费体验,未来将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说道。
“近年来,西飞民机在低空领域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以新舟60飞机为平台研制的人工增雨机、灭火机、遥感机、医疗救护机等多用途飞机和高级教练机,已成长为新舟60家族的重要成员。”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专家向记者介绍,新舟60高性能人工增雨飞机的研制,填补了国内民用多任务、多功能特种飞机研制的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早规划优布局 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提速
《实施方案》提出,将结合航空应急救援、传统作业、物流配送等领域装备需求,加快推进统标统型,发展模块化和标准化任务系统,提升产品互换性和市场兼容性。此外,还将在长三角、粤港澳、成渝、江西等地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从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示范验证到应用推广的一体化创新发展产业生态。
与《实施方案》不谋而合,多地在培育无人机、飞行汽车、通用航空装备等产业,抢占低空经济高地方面已有规划。例如,中国民用航空局已复函支持深圳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合肥市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苏州市提出到2026年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同时,各企业纷纷布局eVTOL适航认证,审运结合策略加速低空经济发展。目前亿航EH-216S(载人)、峰飞V2000CG(载货)两个型号的eVTOL取得民航监管部门颁发的适航证,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型号合格证(TC)的申请也于3月21日正式受理。在全球缺少统一标准的背景下,审运结合可以让企业获得试运营的权利及空间,以获取市场对产品的验证反馈,有助于运营、认证、管理等规则的制定。
在低空经济赛道入局者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机场和基础保障设施缺失、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通航飞行员人才较少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来看,行业试行法规或将快速推出,较大程度加快低空经济的成型,也非常值得关注。”李鲁靖坦言,《实施方案》在推动智能高效新型运行服务和新型基础配套设施体系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明确。
具体包括,加快5G、卫星互联网等融合应用,推进通用航空器北斗标配应用;充分利用好现有航空基础设施,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化、集成型、多用途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加快建立涵盖多种应用场景、各类装备的标准体系;加强针对工业级无人机及eVTOL的安全性可靠性评估验证,推动形成一批支撑适航审定的工业标准。
“低空装备、低空场景、基础设施,将会是未来三条主航道。”赛迪研究院低空经济研究员杨岭告诉记者,要推动低空飞行器制造的技术变革、动力变革和运营体系变革,持续跟进探索无人机低空货运、eVTOL城市空中交通、民用直升机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新型低空飞行器起降设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