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机械门户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文章查询:
 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最新图文
  资    讯 更多..
4 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 
4 央企前11个月完成战略性… 
4 加工精度可达0.1微米!智… 
4 加工精度可达0.1微米!智… 
4 以智能制造赋能新质生产… 
4 国联智慧仓储科技(宁波)…
4 高燃直击2024世界智能制…
4 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
4 “原始创新”获空前重视…
4 专家:我国钢铁企业不断提…
  法律法规 更多..
4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4 中国出台能源法 专家称多…
4 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
4 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
4 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制造…
4 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
4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
4 省科学技术厅 省发展和改…
在一道道焊缝中探路智能制造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391      更新时间:2024-05-15

在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高级技师杜华军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阿牛”。28年来,伴随着弧光焊花,杜华军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工匠”“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首席技师”等十余项荣誉,以一把焊枪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劳动者之歌。近日,杜华军被授予江苏“最美职工”称号。

1995年,因工作调配来到无锡锅炉厂的杜华军,被安排给一位焊接老师傅当辅助工,就此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

杜华军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但学习电焊的路并非一帆风顺。3年学徒期满考焊工合格证时,7项考试他只通过2项。意识到自己和同事们的差距,杜华军加倍钻研,一年后顺利拿到焊工证书。

为提高操作技能,杜华军把焊接工棚当家,不论白天黑夜,不管酷暑寒冬,工棚里的弧光见证着他的苦练。脸被烤红了、烤黑了,脸上的皮掉了一层又一层。有时累得实在弯不下腰,他就跪着焊。

2001年,杜华军接到乙烯球罐焊接任务。当时使用的国产焊材不如进口产品,只能通过创新焊接技术弥补材料差距。杜华军常常蹲着一焊就是一上午,把焊接一次合格率做到99.6%以上。

“焊一道焊缝,也许别人觉得80分就可以了,但我一定要力争干到尽善尽美。”由于杜华军在工作中总是追求极致,同事们因此送了他“阿牛”的绰号。

2013年,在电焊领域小有名气的杜华军,被求贤若渴的不锈钢材料及加工龙头企业——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发现。在这里,杜华军走上了更广阔的职业道路,赢得了“有焊接难题就找杜华军”的口碑。

为解决项目难题,公司引进德国通快机器人激光焊接设备,当杜华军迫不及待地拿出说明书研究时,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却让他顿时傻了眼。杜华军决定抓住设备商上门安装调试的契机抓紧学习。“德国技师在安装、调试设备时,我就一边拍摄完整过程,一边记录重要技术节点。”杜华军说,每天午饭时间,他就到车间把设备重新操作一遍,下午再与技师讨论、解决问题。

靠着杜华军的潜心钻研,大明公司进入机器人激光焊接时代,除了手工电弧焊、手工氩弧焊和埋弧焊等,杜华军也逐渐掌握机器人激光焊,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能焊将”。

随后,杜华军大胆创新,优化保护气体流道、焊枪电机运行控制,让智能化焊接系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操作环境;优化焊接参数,最终形成“一枪过”、焊缝接口错距衔接的技术改良成果。2022年,他成功创新研发攻克激光机器人焊接多次对点工艺问题,为公司带来千万元经济效益。

经杜华军手工焊接的大明钢板立体库投入使用10年后,自动化程度依旧国内领先;他创新研发的H2派能新能源电池箱智能激光焊接自动化工装,将每件产品生产效率提高约12.2分钟……通过长期开展新技术应用研究,杜华军编制了50余篇作业标准,获得30项国家发明专利。

“我希望把自己的焊接技术、技能传给更多人,为中国制造贡献更多力量。”杜华军带团队、开讲座,不遗余力发挥传帮带作用。“师父在生产工艺和设备性能方面都非常精通,遇到问题大家总是第一时间请教他。”徒弟王腾说。

2017年,以杜华军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他举办“维修课堂”,每年授课240课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下十几万字的业务笔记,送给学员们当教材。

2018年,杜华军锡山区劳模创新工作室获批升级为无锡市杜华军技能大师工作室。大明公司在全国14个分公司逐步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有效解决公司人才短缺问题。

新能源金科项目镀锌材质,药芯焊丝机器人焊接工艺创新工艺突破成功,钛合金超大箱体氩弧焊焊接创新工艺突破……依托联盟阵地,杜华军带领团队不断创新,让公司的数字化焊接速度更快、质量更稳定。

“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大家优秀才是真的优秀。”近年来,杜华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人数累计达411人,多名成员获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章、“高层次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大明公司技师中高工以上级别焊工,80%都跟杜华军学过艺。创新工作室已完成创新成果42项,成果转化16项,多项产品获得“国家级新产品”和“具有国际水平”的殊荣;累计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明专利1项,完成“小技改、大产出”项目130多个,创新攻关成果82个,合计创收金额8000多万元,为公司节约设备维修费用近千万元。

“焊接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杜华军说,要尽自己所能把焊接文化发扬、传递出来,帮助更多的人。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机械门户网  苏ICP备14020118号-1

该网站由小贝网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